“现在,我们的第一件拍品——‘定制化错题整理服务',起拍价1元,每次加价不低于0.5元,开始竞拍!”课代表清脆的声音响起,教室瞬间化身为热烈的拍卖现场。
2025年11月10日下午,在北3-408教室,为营造禁漫天堂
良好的学习氛围,巩固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,按照学院期中教学公告,温州大学精品课程“管理学原理”期中考试如约而至。这场别开生面的“10元拍卖会”,以实践操作形式火热上线,是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期中考试,全程由2025级国贸本班级的课代表团队及各学习小组自主运作,余向前教授则在旁辅助规则,见证各学习小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。

图1.学生主导:课代表担当“拍卖会”主持人
整场拍卖会由课代表主持,从宣布规则到落槌成交,学生全程掌握节奏。余向前老师退居二线,仅在规则解释和流程衔接时提供必要指导。这种独特的考试形式,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。

图2.事前创意筹备:10元预算下的价值创造
事前谋划
拍卖会筹备工作提前一周启动。面对“每人仅10元预算,拍品需自主研发”的规则,同学们开始了对“价值”的重新思考。在余老师的启发下,各小组挖掘自身优势,推出了“学习资料整理服务”“影视VIP共享账号”“小组奶茶配送”等创意拍品,将无形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有形的市场价值。

图3.事中拍卖现场:管理智慧的真实较量
事中宣传
拍卖过程中,学生们展现出敏锐的商业头脑。有的采取“精准狙击”策略,有的实施“联合竞标”,还有临时组成“采购联盟”。这些课堂上讲授的管理学策略,在真实的交易场景中得到了生动演绎。

图4. 最终落锤:精准计算与快速决策
最终落锤

图5.事后教师总结:实践中的管理真谛
活动尾声,余向前教授进行总结:“这场由同学们自主完成的拍卖会,生动展现了管理的本质——在有限资源下实现价值最大化。你们在实践中体会了团队协作、决策分析和市场判断,这比任何试卷都能检验学习成果。”
这场独特的期中考试,用10元的微小预算,撬动了学生们无限的管理潜能,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完成了对管理学知识最生动的考核。
(文:李可欣、曹雁、余向前;图:余向前;审核:陈明灼)